或失落物黏着于内外环、滚动体工作面而被专家系统以“寄生杂质模式”判定为所寄生的工作面的故障而报警;
打开轴承后,发现是保持架故障,而不是具体的报警对象(内外环、滚动体)的故障。这种“类误诊”对一套轴承的安全保障是无害的——对于该轴承来说是“确诊”。

这种“寄生故障模式”的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,因此对于保持架的故障不免存在一些漏诊。
其主要机理是,即使是脱落的保持架窗条,它在匀速运转中也不与滚动部件发生冲击。对此,笔者在内燃机车轴箱轴承上作过试验:把一根1m长的铁丝迂回插入轴承保持架之间,甚至再插入一根锯条,机车在整备库往返开行数十次,分解检查,所设的故障件完好如初。
力学分析认为:只有在紧急制动时,并且在油脂很稀时,脱落的窗条才能与滚动体发生冲击。据此,本诊断系统的第4代拟推出“断条检测制动法”,即在正向转动检测完成后进行制动准备反转检测时,插入制动法检测。